T载体(T-Vector)是一种高效克隆 PCR 产物(TA克隆)的专用质粒载体,为线性化载体,无需酶切可直接与具有A末端的PCR产物连接,属于非定向克隆。
大部分耐热性DNA聚合酶进行PCR反应时都具有在PCR产 物的3’末端添加一个“A”的特性(下图红色框内所示位置)。因此,人们在线性化平末端载体的两端分别又人工加上一个额外的T碱基(下图两个红色箭头所示),从而可与PCR克隆产物的A末端互补配对,提高了PCR产物连接和克隆的效率。
相对于另一种非定向克隆——平末端克隆,使用T载体进行TA克隆是一种快速、高效、一步到位的非定向克隆法。有研究曾证明,平末端克隆的连接效率仅为粘端连接的1/50,且自身环化率高。
商业化T载体:
一般来说,商业化的T载体多是先使用平端限制性内切酶(如EcoRV)将克隆载体进行线性化,然后再单独加入dTTP和Taq酶72~75℃反应,进行末端的加T。
自制T载体:
一种常见的自制方法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制造出具有单个T末端突出的片段,最常用的内切酶为XcmI,其识别和切割特点如下:
其中XcmI的识别序列分别为两端的CCA和TGG,而切割序列则为中间三角箭头所指的N(N代表任意碱基)。由于N可以是任意碱基,所以如果将切割位置的N设置为T,那么在该酶的切割下,就可以产生一个3’ T末端。相似的,在其互补链上设置另一个相同或者类似的XcmI酶切位点(保证切割位点为T即可)就可以产生另一个T末端。一般可以在商业化的T载体基础上进行改造,通过PCR或者合成Oligo的方式插入上述两个XcmI位点。连接成功的质粒可按需要自行扩增和保存,使用时用XcmI进行完全酶切(这里的酶切必须保证完全,否则载体易自连,所以XcmI酶最好过量,或者适当延长消化时间),就可以制备得到T载体。
虽然上面提到可以自制T-Vector,但实际上现在的商业化载体已经做到比较便宜,而且批次间稳定性保持的不错。最常见的T-Vector要属Takara公司的pMD系列(pMD18-T、pMD19-T、pMD20-T以及对应的去除多克隆酶切位点的Simple载体,如pMD19-T-Simple和Promega公司的pGEM系列(pGEM-T和pGEM-T Easy)